期货市场。细则仍未出台,传闻似无托底政策,多方信心受挫,空方借机发力。上周五,郑棉主力合约CF1501收13605元/吨,周跌620元/吨,已回到2010暴涨以前的平均价格,技术上继续下跌空间有限,截止上周五收盘,从持仓看,多头增仓明显,已出现净多头。目前点位空方已无收购企业的套保单,均系资金炒作所为,但不排除市场恐慌与空方借机打压,短期出现更低点位。在无政策指导价的情况下,盘面价格对市场收购、纱厂采购影响较大,从国家层面来看,既希望市场自由竞争,又不希望资金过度炒作造成价格过渡下跌,影响籽棉交售,造成国家直补支出过大,所以当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时,国家会从宣传和政策上给予适度引导,基于上述分析,郑棉价格应已接近底部区域。现货市场,纱厂对14000-15000元/吨的价格认可度较高,也将对期货价格形成较强支撑。陈棉合约CF1409持仓继续减少,持仓大都为深套者被动持有,以平仓为主,无新进资金,后期向新棉合约价格靠拢的概率很大。澳棉新花质量普遍不好,纱厂多转向美棉,美棉出口好于预期,但出口增加量不及产量预期增加量,农产品大豆、玉米、小麦均创出新低,郑棉大幅下跌,美盘无奈重回调整。上周五,12月合约收于64.31美分/磅,周跌226点。技术上仍有测试前期低点62美分/磅的需求,基本面上,产量增加和中国进口减少对美棉出口压力很大,中国明年的配额政策和新棉市场价格对其影响较大。新政如不托底,对新年度棉价底部将带来较大想象空间,较低的中国棉价,必然使中国棉花、棉纱的进口大幅减少,对全球(除中国)棉花的销售将带来较大的压力,目前美盘和郑棉正寻求滑准税下的动态平衡,一旦全关税下两市接轨,美棉将迎来中国客户的较多订单,按10-12美分/磅的基差推算,美盘的拐点应在55美分/磅一线,全税通关价格在14500元/吨。
现货市场。大厂和部分中小厂备货普遍到10月初,部分小厂由于资金和担心价格下跌,仍坚持随买随用,在市场上零星采购。抛储结束后,供应主要来自贸易商的库存,大部分贸易商库存较低,绝大部分中小贸易商已是零库存,在供需都很低迷的行情下,市场呈现量低,价稳状态。市场主要品种成交价格,印度棉中心价329,16500-16600元/吨,428在16200-16300元/吨,保税货价格75-77,美分/磅视质量而定。抛储美棉17200-17600元/吨左右,通关2级美棉17500-17800元/吨,3级17200-17500元/吨。4级16500-16800元/吨,5级16200-16300元/吨,2级澳棉中心价18500元/吨,3级17800-18000元/吨,4级17300-17500元/吨,抛储新疆棉,2级17300-17500元/吨,3级17100-17300元/吨,4级16600-16900元/吨,地产棉16600-16900元/吨,成交清淡。随着新棉上市量增加,棉价中心会快速下移。长绒棉销售时间不多,抛货力度加大,报价普遍下调,137总体报价在28500元/吨,成交普遍在28000元/吨一线。皮马棉在国产长绒棉的压力下,美金报价下调,通关价格与国产棉逐步接近,需求很少,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状态。今年新疆长绒棉产量比去年翻番,价格在细绒棉的压制下,不会很高,对进口长绒棉的挤出效应很大,预计长绒棉进口量会大幅减少,贸易商在订购远期货时要密切关注。
新棉收购。各地零星试探收购,细则未出,棉农、收购企业均处于观望。
需求方面。在预期降价的思维下,各方忙于去库存,谨慎下新单。终端市场,全球纺织品服装消费市场增长乏力,新兴国家挤占中国内外市场。内需方面,工业、流通环节存货高位,消费因能力不足,难以启动。等待新棉上市后,若价格下降较多,会刺激出口和国内消费,届时需求会有一个明显的增加。
配棉建议。抛储已经结束,近期纺企用棉仍以库存国储棉和通关进口棉为主。资金比较充裕的纱厂大都备有1-2个月的库存。新棉零星上市,地产棉减产较多,应该少于150万吨,另外,由于近期部分主产区连续阴雨,上市新棉质量较差。进口棉在缺少配额的情况下,可供资源相对较少,新疆棉产量预计在450吨左右,是市场资源的主体,传闻国家还将采取奖励配额的方法鼓励纱厂使用新疆棉。取消收储后,各加工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提高,新年度新疆棉质量可望大幅改善,纱厂应根据纺纱质量要求和货源供应情况,提前做好配棉结构调整。
操作思路。郑棉CF1501、1505空单分批平仓,此点位仍有下跌空间,但空间有限,13600元/吨的价格已低于10年均价,持仓已经出现净多,随时准备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