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业内关注的重点包括:1、2011和2012年度棉花都重新公检,但竞拍底价相差1000元/吨,很明显政府去陈棉的意图很强烈,而2012年度国储棉竞争力显然既低于2011年度国储棉,又弱于2012年度进口转国储外棉;2、2012年度的20万吨国储外棉应该是大中型棉纺织厂关注、竞拍的重点,一方面不需要任何棉花进口配额就可以采购机采美棉;另一方面重新公检后,15500元/吨的价格虽然相对目前港口SM级美棉净重报价稍高200-300元/吨(折算到公定上价格几乎并轨),但相较于青岛、张家港、广州等港口保税棉国储美棉存在“一致性好,纤维长度好,马值适宜”等特点。
从一些外商、进口商反应来看,轮出20万吨国储进口棉对市场高等级棉花供应量的冲击显而易见,毕竟截至7月上旬,除一定量的南疆手采棉外(一些机构和棉企测算约30万吨),港口保税美棉、澳棉以及7/8/9月份抵港的澳棉、巴西棉数量至少40万吨,高等级棉花供应或出现比较明显的过剩;而轮出2011、2012年度国储棉又对港口印度棉、西非棉的清关进口造成冲轧,因此业内的共识是,国储棉轮出对外棉现货销售的影响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消化;但对ICE期货而言,利好的看法占据上风,认为中国轮出储备棉表面上看是为国内棉花价格“托底”,兼顾满足棉纺织厂的需要,间接看为远月ICE期货、2015/16年度棉花价格定了基调,稳定了市场信心,利好于ICE市场继续反弹。
分析人士认为,国储外棉的起拍价对棉商、贸易商的指导意义非常突出。从ICE各合约的盘面价格呈现“近高远低”来看,对于棉价的后市信心不足,如7月1日,2015年12月、2016年3月、2016年5月合约的价格分别为68美分/磅、67.38美分/磅、66.69美分/磅,但15500元/吨的中国轮储价出台后,近月、远月合约差价呈现缩小趋势,支撑ICE“近弱远强”的格局,有利于多头、投机商稳定信心,也利于国际棉商、中国买家分析市场,商定远月船期美棉价格;
另外,轮出政策出台后,棉花市场恐慌、畏惧心态嘎然而止,市场利空逐渐出尽。自3月份开始,抛储传言就喧嚣尘上,但无论100万吨抛储量还是13200元/吨、14200元/吨、15500元/吨的抛储价格分别低于和高于业内预期;而且很明显,47万吨2012年度国储棉14200元/吨的定价本身就有“托举”棉花价格的意图;而且考虑到澳棉报价“曲高和寡”,印度棉S-6“不堪大用”,港口美棉处于半滞销状态,但10月份前棉商主动降价跑量的可能性不大,ICE震荡幅度有望缩小,主力合约或在65-68美分厢体内反复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