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场三大“热词”

时间:2016年01月25日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作者:

进入1月中旬,棉花市场关于进口的讨论多了起来。棉花进口方面,2016年的进口配额数量仍然是89.4万吨1%关税内配额。1月18-19日山东、江苏的一些纺织企业陆续反映已接到领取配额的通知,纺织企业表示,2016年进口棉花将更关注品质,优质外棉是首选。外纱进口方面,目前市场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会继续大幅增长,预计2016年外纱进口或达到250万吨。
  今年的冬天有点冷,近几日更有强寒潮来袭,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2~14℃,南方多地最低气温甚至要跌破历史极值。春节临近,棉花市场也是寒冬漫漫。

  进口

  进入1月中旬,棉花市场关于进口的讨论多了起来。棉花进口方面,2016年的进口配额数量仍然是89.4万吨1%关税内配额。1月18-19日山东、江苏的一些纺织企业陆续反映已接到领取配额的通知,纺织企业表示,2016年进口棉花将更关注品质,优质外棉是首选。外纱进口方面,目前市场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会继续大幅增长,预计2016年外纱进口或达到250万吨。另一种则认为会有所下降,原因是,随着国内外棉价差进一步缩小,进口纱在失去了原料成本这一优势后渐显颓势,预计2016年外纱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下降。

  卖棉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截至2016年1月15日,内地籽棉交售率为75.6%,棉农家中仍存有大量籽棉,如何将籽棉变现是春节之前风行在棉农之间的一大热词。山东武城某棉农说,眼下他们村仍有30%的棉农一两棉花也没有卖。这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下游收购主体少且出价较低,棉农不舍得卖是主因。临近春节,内地棉农加快了将籽棉变现的节奏。棉企同样存在卖棉还贷的压力。本年度以来,400型棉企的经营特点是加工量少、销售难、库存大。据业内估计,截至1月中旬,内地棉企共加工棉花120余万吨,其中仍有近半数棉花在棉企手中。近日来,在山东、河北、江苏、湖北等地不断传来棉企的叫卖声,有的企业甚至表示现款交售价格可下调200元/吨。

  催款

  近日,不少企业反映银行信贷员的催款电话一个接一个,不胜其扰但又躲无可躲。银行催款,企业也在催款。本年度以来,内地一些棉企坚持“按单生产”,有单则收购加工,无单就停产待单,但仍有一些企业被下游厂家“零敲碎打”的欠下了一些货款,春节之前催债成为了这些企业的主要业务。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年前催款力度更大,要还贷,还要支付工人工资、原料费用、电费等。

  三大“热词”炙手可热,可这其中又透着多少业界人的心酸与无奈。

  (中国棉花网)

 


相关文章
  • 16-01-21·12月中国棉花进口量同比减少28.85%
  • 16-01-21·棉花“天量”库存危机何时解?
  • 16-01-20·中纤局发布《2014/2015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
  • 16-01-15·中国考虑出售部分棉花库存 或拉低国内棉花价格
  • 16-01-15·黄河流域2016年还有谁打算继续种棉?
  • 16-01-14·棉花去库存路漫漫 偏弱格局不改
  • 16-01-14·棉花利空或渐成强弩之末
  • 16-01-12·2015年12月CC Index月报
 
棉花市场三大“热词”0.png
标签:棉花 市场 热词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