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棉花的暴力拉涨停让人大跌眼镜,作者罗列目前多空双方逻辑,但也认为,在正确的交易逻辑面前,细节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因此在当下,在此关键时刻,关注细节往往比强调交易逻辑更重要。
储备棉轮出箭在弦上,但只要没有尘埃落定,一切分析和预期如同空中楼阁,落不到实处,这也是业界人士深切期盼政策落地的最重要原因。
3月中下旬以来由于下游企业集中补库和储备棉政策尚未明确,市场上多空分歧加大。有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感知到温暖的是一些现货企业,因为手头的库存快速出尽,或是由于采购新疆品质好的商品棉越来越难,因此滋生出也许市场没有想象中那么低迷的感受。
近几日,国内期现货价格都有所抬头,但这种势头能否延续或者说稳定住,还说不清,多空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占主导,何去何从依旧迷茫。
和往年相比,尚未出台的储备棉轮出政策脉络已经很清晰。早在3月18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主办的2016’CNCE棉业发展年会上,有关领导就很清楚地提出储备棉出库原则和目标。行业最关心的定价机制、出库的结构等等传说基本已被明确,此后传言的出库重新检验等关键环节也在业界的反复猜测逐步被强化。大家等的,除了想了解更多的细节,无外乎期望得到一个明确说法,一个心理上的落定。
由此可见,政策落地并不意味着市场分歧就烟消云散了,走势就变得明朗化了,因为影响多空判断的因素未必随着政策的出台而发生根本性变化。退一步说,即便明朗了,多数人认可了,转瞬即逝的交易机会也就过去了。因此赶在政策明确之前,提前从现在可预知的信息以及交易逻辑和交易细节中剥茧抽丝,发现支撑趋势变化的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让我们先从空方对市场走势的判断中来看哪些因素占主导。笔者所了解的储备棉轮出利空的主要因素为:
1、国内高库存和马上要出库的现实压力;
2、储备棉轮出和国际价格挂钩,随行就市的定价机制和可能出现的交互影响;
3、轮出对国内还没有来得及销售的新疆商品棉销售构成压力,乃至和储备棉之间的竞争,会引发价格下跌;
4、要想有效挡住进口棉纱,大幅度降低库存的必须之选则是降价出库;
5、检验可能造成各样质量问题的贴水。如果包包复检,贴水会较单纯颜色级检验贴水加大。
再来看看多头的观点支撑:
1、当年棉花缺口客观存在,如果储备棉迟迟不能出库,再往后延迟的话只会让资源供应越来越紧张;
2、新疆品质好的棉花不多了,尤其是新疆地方的好棉花越来越难找了,等级结构会存在很大问题;
3、纺织企业库存紧张情况客观存在,优先轮出的进口储备棉又是品质相对较好的,会成为争相购买的对象,会抬高实际成交价格;
4、纺织到了传统旺季,生产形势不错,有效支撑采购;
5、郑棉9月合约持仓量和交割量的不匹配促使价格有回归的需求。
上述理由随便揪出哪个来,逻辑上都不存在问题,站得住脚。但笔者认为,在正确的交易逻辑面前,细节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因此在当下,在此关键时刻,关注细节往往比强调交易逻辑更重要。
拿空方举例说明。
一、国内1100万吨高库存和马上要出库的现实压力成为价格阴跌的重要原因;没错!但高库存和储备棉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轮出的消息,既不是突发事件,也不是最新情况,这个因素已经在本年度以来屡次三番下跌中被市场消化得差不多了。决定当前和今后价格走向的其实和这一因素关联度不大,反观,如同黎明前是最黑暗的夜,政策出台前往往是市场最低迷的时期,待尘埃落定,市场会不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也未可知。
二、储备棉轮出和国际市场挂钩理论上讲确实可以相互作用,甚至出现螺旋式下降,但这样的推断至少需要两个前提:一是储备棉出库对国际棉花价格构成实质性压力;二是国内现货价格受不住储备棉大量出库的压力,竞相降价。
第一个从事实来看,中国在配额有限,储备棉不出口的情况下,和国际市场根本就是两个独立市场,“你过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储备棉出库的利空压力早已被国际市场所消化,而对当前外棉价格不存在打压,甚至2016年度全球棉花生产也未受到影响,不减反增(如表1)。站在全球贸易角度来看,当前中国的棉花贸易,甚至说是棉纱贸易变化幅度在美国、印度等生产贸易大国需要考量的贸易变化中,不算是什么举足轻重的变量,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新兴国家需求变化来弥补(如表2)。来源: ICAC3月预测
第二个是认为现在还持有大量商品棉的新疆企业和国储棉竞争能没有压力吗?能不降价吗?事实上此前确实出现现货价格持续阴跌的情况,但细分析,降价幅度没有超过上年幅度,有些企业的降价并未突破刚性成本。随着国内现货资源的日益减少,现货交易形势近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可持续取决于现货供应结构和供应主体等等细节。
根据全国棉花交易统计,截至3月底,新疆棉在疆内仓库存量95万吨,加上内地移库尚未销售的棉花,总数100万吨出头,就是大约两个月的棉花使用量,这还未考虑质量、适纺性等因素。储备棉如果在质量上不能和当前的商品棉存量构成直接竞争,未尝不会出现两个市场两种价格的局面,储备棉对现货存在影响,但未必致命。其二很多观点在强调新棉销售压力的同时忽视一个问题,所余不多的当年度新棉越来越被集中化?被集中不是人为主导的,是市场在交易过程中逐渐自发形成的。但如果资源无形中被少数的大户集中占有,未来几个月国储和商品棉,谁又掌握主动权,谁又说了算呢?
三、支撑空头的另一个因素是要挡住进口纱。不可否认,政策制定的初衷是要“有利于引导市场平稳运行,有利于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纺织业竞争力,因此在消化库存的基础上,适当挡住进口纱是有必要的,但是当不会以不必要的国家财富牺牲和低效产能大量恢复为代价去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认为,不存在靠价格“硬着陆”来挡住进口纱的可能,也就不存在人为通过降低储备棉出库基准价去影响国际市场的动机。
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测算,3月以来CCIndex指数和Cotlook A指数的价差基本在1000元左右,且随着最近ICE价格的提高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较去年相比,价差进一步缩小,这样的内外棉价差水平是五年来最好的,不仅有利于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也促进纺织产能的恢复。从下图看,纱线分月进口量不断下滑,同时中国棉花信息网纺企调查情况得知,棉纺织企业产能在不断恢复,1月份产能总体水平环比上涨,并已经恢复到2014年12月的水平,3月份从当前情况看,大好局面依旧,而这些变化都发生在储备棉出库之前。说明没有储备棉的参与,当前纺织运行状态好转是真实存在的,棉花期现货价格客观上受到了需求方的有效支撑。
四、最后一个利空因素很强悍,就是市场传言的储备棉出库复检后存在更大幅度贴水。在此且不论政策最终是否如是,单纯从观点来分析,笔者认为需要分开而谈。重量检验不存在贴水问题,按照实际重量结算即可,较以往储备棉出库相比,纺织厂减少了对重量不确定的担忧和可能出现的损失,但对起拍价格不构成实质性影响,反而可能因为重量和主要指标明确了,透明了,让交易更为顺畅了,竞价更为踊跃了。质量方面的贴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笔者认为没有必要特别放大这其中的利空作用,内在质量指标与保管年限不存在必然联系,让质量透明化,让出库的棉花货真价实,适销对路,才是交易方最看重的,才是交易成功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