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之后的纺织市场,一下子“活”了起来,纺织服装市场的涨价潮、抢货潮终于等来了!
中大布匹市场面料普涨!
众所周知的原因,近期原材料和染费也不断在上涨 ,逼于各项成本的不断上升.
由于2020秋冬面料持续火爆,广州恒生布业为保障货源能够充足供应,无论是从生产源头还是出货渠道,已经马不停蹄进行24小时高负荷强度运作。须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调整,并加大对赊销款的回收力度,请各位客户及时安排货款。
龙丰布业自10月12日起,部分产品单价上调。
琼生布行自10月12日起,全部产品单价上调1元/KG。
东满纺织一再提醒客户下单前请先咨询价格。
据悉,实益长丰为缓解生产压力,对部分产品单价上调,自10月9日起,执行新的价格,提醒客户周知!
2020年10月7号广州东盛(恒旺)布行发布调价通知,决定自10月9号起将对部分产品进行上调,提醒客户理智安排订单,不要盲目压货。
由于近期原材料的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急剧增加,已采取多种措施以应对成本上升,但仍然无法消化成本压力,为保证公司的健康稳步发展,截止2020年10月12日止前提供给客户的报价一律作废,请下单前向业务咨询下价格。
1、得益于中国政府对疫情控制,经济复苏,消费上升;
2、部分外贸订单回流;
3、从上而下下的"内循环”或者"双循环”,内销订单增加,导致各类纺织品消费量上升;
4、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很多进口商在赌人民币升值, 因此多进口纱目前基本上处于不报价的“封盘”状态。人为造成“缺货”现象。
棉花棉纱市场更疯狂
但是,我却注意到一些细节,有些棉花/棉纱贸易商,在鼓动同行“封盘不报价”的同时,自己却在悄悄地销售库存的棉花和棉纱, 而且量还不小呢. 呵呵。
我在棉纺厂做调研时,现场见到大棉商和国外棉商却在积极地卖棉花(大棉商都有契约精神,看中维护和客户的长线关系,小棉商就只能呵呵啦)。最近保税区进口棉花销售得很快,就说明这个问题了。有部电影《闪闪的红星》看过吧,黑心的米店老板挂出“今日无米”的牌子,其实米店老板的仓库里和码头上,还是有很多“米”的,只是想坐地起价,待价而沽而已。
下游棉纺厂和织布厂好了,上游原料商才会好,唇齿相依。我在棉纺工厂了解到,如果原料价格再上涨,那么,纺纱厂就会面对“纺一吨纱就亏一千元”的尴尬局面,长期下去,有的老板只能关闭部分的生产车间。以求“少亏点”。相应的也会影响到棉花消费量。 还有,最近棉花交易“毁约”情况有上升,为了区区几十元或者一二百的价差,个别的棉花商就毁约,坦率地说,今日你“毁约”不卖,等到不久的将来棉花价格下跌,失去的市场和客户,就很难再回来了. 信息社会,网络发达,“毁约者”不到十分钟,大家都知道了。
在最近的环境下,棉纺厂原料采购意愿有所增加,我接触到的几个大的棉纺厂的原料库存数量已经从20天增加到35天,有个别的也为了棉纱品质的稳定和一致,原料库存增加到45天左右。
但棉纺厂对未来的忧患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目前的下游复苏,是属于"报复性反弹",被压抑很久的"购买力"需要释放出来,例如,中国人把这次的国庆节过成了“春节”。
2) 目前的下游抢原料现象,可能是一种统计学上的"幸存者偏差“现象 ,很多媒体上的"订单爆满的企业....是在前期一些其他的企业关门倒闭的基础上幸存下来企业,你想啊,十家企业倒闭了四家,“幸存”的下来的企业,生意当然“火爆”啦,如果从2020整年度看,订单量还不到2019年同期用量的八成。未来,新冠疫情将长期存在,对经济的打击也是的不容忽视的。全球性的疫情的反反复复,对棉花和棉纱消费量是个不小的挑战。
今年新疆棉花价格的上涨,是由籽棉抢购大战引起的,轧花厂的棉花加工能力大大增加,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但是籽棉的量还是不小的(和去年基本持平),打个比方,原来是十个人吃的饭量,现在有十五个人在抢食, 价格就被“炒作”起来了。
10.12号“涤纶短纤”品种在郑商所正式挂牌交易,涤棉混纺纱,CVC纱将大量替代纯棉产品。
这几天,最开心的不是"捂盘不买”或者“坐地起价”的贸易商,而是那些"顺价销售,悄悄得去库存的那些“拎得清”贸易商。销售了棉花,保住了市场。
因此建议:有货赶紧卖,不要赌未来。此刻你“封盘不报价”,等到棉价回落时,棉纺厂估计也会同样对待你。
来源:印染人、布工厂、吴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