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价决定产业存亡

时间:2014年09月17日来源:世界丝绸网作者:

近年丝绸产业链又出现了蚕茧售价高而厂丝售价低的价格倒挂现象,导致缫丝企业深陷泥潭,苦不堪言。
  今年丝价一直弱势下行,缫丝行业依然大面积亏损,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丝绸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几年前,当丝价一路上涨时,不少人曾预期,丝价很快就会突破50万/吨,但未曾想当丝价冲到40万元左右/吨后,后续乏力,蹒跚下滑。近年丝绸产业链又出现了蚕茧售价高而厂丝售价低的价格倒挂现象,导致缫丝企业深陷泥潭,苦不堪言。

  其实,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已经长期受丝价大幅波动的影响与阻碍,目前缫丝企业的困境正是上一轮丝价暴涨的恶果。气候与环境固然是造成丝价波动的因素,茧丝期货价格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东桑西移”本是非常正确的战略决策,但又被付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殊任务;丝绸产业链最长,每个环节都要追求利润,加上急功近利,以次充好,也造成丝价高企而丝质下降。经过多次过山车似的丝价波动,我国的丝绸产业实际上已遭受严重内伤,脱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要减少丝价对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应该厘清行业内对丝价的一些模糊观念。

  一是认为丝价是由劳动成本、资源成本决定的,当前劳动工资、土地价格及其他资源都在涨价,所以厂丝涨价也是必须的。这是一个很容易被接受的误区,因为虽然任何商品价值是由社会平均成本构成的,但商品的价格却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通胀确实会拉动丝价上升,如果是温和上行,产业或许可以逐步消化适应,但如果丝价是人为快速暴涨,就必然会遏制消费,从而需求减少导致价格下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那只看不见的手必然在主导着生产、消费、需求、价格的潮起潮落和“再平衡”。而由于丝绸产业链特别长的原因,这种“再平衡”的传导比较慢,往往当市场需求已大为减少时,源头的蚕农还并不知晓,仍在期盼茧价上涨。因此当我们能真正理解了“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这一市场经济的铁律时,就会比较理性地对待丝价的涨跌,就会学会掌握和运用好经济规律。

  二是认为丝绸是纤维皇后,是奢侈品原料,所以丝价高不是问题。这一观念在丝绸业界也广为流传。确实,厂丝可以成为奢侈品原料,现在5A级、6A级厂丝价格明显高于3A级、4A级厂丝,优质优价在茧价、丝价、绸价中都已达成共识。但我们必须清楚,奢侈品使用的丝绸原料只占全部丝绸原料的极小部分,换言之,除了能提供给奢侈品作原料的少数缫丝企业外,绝大部分缫丝企业不得不面对亏损,今年1一6月,浙江省统计范围内缫丝企业亏损面达70%,亏损的最直接原因就是茧价高而丝价卖不高。

  三是对丝价高的危害认识不足。近两年,丝价虽然在阴跌回落,但仍受丝价冲高的后遗症影响。以我的亲历感受,每次丝价暴涨,都造成订单骤减,客户流失的严重后果。从今年1一6月中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统计中可以看到,中国真丝绸商品出口金额下降15.11%,其中丝绸制成品和丝绸服装出口大幅下降了23.38%和28.12%,同时中国真丝绸服装出口数量却大幅下降了74.31%。今年上半年,中国真丝绸服装对亚洲和东盟失去了76%左右的市场份额,对欧美也失去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最直接的原因则是丝绸服装出口单价同比上升173.90%。丝绸无论有多少优点,但丝绸毕竟不是必需品,而是可替代的服饰面料,丝绸价格直接影响生产订单和消费人群的多寡。虽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一次次努力“再平衡”,但终有一天会无法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平衡,供总是大于求,生产成本总是高于市场价格,于是,丝价高的危害就演变成了产业转移。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用“丝价关乎产业存亡”这样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的原因。法国、日本、韩国都已由于无法实现生产成本与市场价格的“再平衡”,而不得不让非常钟爱的丝绸产业在本国消亡,意大利的丝绸产业也因此严重萎缩。那中国丝绸又将何去何从?

  我以为,要想使中国丝绸产业持续行进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就必须创造需求,扩大市场占有,实现供求平衡,实现价值与价格的合理回归。从产业整体而言,除了创意丝绸文化产品和创立高端品牌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政府、协会、企业共同努力,保持丝价稳定,抑制丝价过快上涨。当然,丝价高的直接原因是茧价高,如何控制茧价,这属另一个讨论题目,我希望今天能抛砖引玉,引起丝绸产业界的有识之士对产业更深层面问题的思考与讨论。

标签:丝绸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