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类萌动
近两届展会,泳衣、打底衫、袜子、毛巾等小品类产品是一个活跃和萌动的版块,而且不乏亮点。以往排除在内衣之外的这些品类,如今想搭内衣展的便车,说明它们看到了市场需求。我们知道,传统的商业渠道中,单一内衣品牌一般无法进入商场和Shoping mall的核心区域,因为坪效比低。坪效比低的原因又是因为品类单一,款式少,顾客的购买率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在的品牌专卖店和专柜越来越注重货品的丰富性。这样一来,和内衣相关联的小品类商品就被更多地引入内衣卖场。小品类商品因为单价低,不容易支撑销售坪效,所以,搭着内衣卖是不错的渠道。将来的内衣专营店,人们将会看到更加丰富的小品类商品。以前井水不犯河水的非同类品牌,现在成了上下游买卖关系。小品类品牌参加内衣展,就是想寻找内衣的贴牌客户。从展会的角度看,未来的专业内衣展,即使定位为品牌内衣展,也不能局限于只有品牌内衣企业参加的游戏,而应该是上下游产业链中更多企业一起参与的游戏,展会逐步由单一品牌展向品牌生态展转变。品牌参展,就不局限于招加盟代理商,而有可能是寻求上下游合作。这一趋势也许是未来专业展会的发展趋势,是深圳内衣展的“延展”方向。
“小”品牌塌陷
本届内衣展与上届相比没有扩馆,总展场面积相等,但展览收益却小幅增长10%左右。增长不是因为提价,而是因为有效展位更满当,“水分”更少了。虽有增长,但退展率也很高,特别是中小品牌。这让组委会在补缺上花费了不少工夫。
小品牌的塌陷式退展,和大品牌的积极跟进形成了鲜明对比。本届展会,安莉芳、爱慕、曼妮芬、华歌尔四大一线品牌齐齐亮相,而且动作都不小,爱慕占据开幕大秀,安莉芳主推泳装秀,曼妮芬独享闭幕大秀,华歌尔则新老品牌同上阵,这在往届还没有出现过。
目前,小品牌受到三重挤压:一者经济形势低迷,消费市场不旺;二者传统商业模式渐趋式微,渠道拓展受阻;三者马太效应渐显,大品牌挤占市场份额。挤出效应来得如此之快,让人感觉一转眼物是人非。一批中小品牌似乎昨天还风生水起,今天突然不知道该如何走了。
小微企业到底怎么了,就连国家层面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帮助小微企业脱困,看来不但是行业难题,也是国家难题。一般看来,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大。但从根本上看,商业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脚步,缺乏核心竞争力也许才是最致命的。
“小”势力崛起
本届展会新增了一个独立设计师版块,这是一个小亮点。该版块由来自荷兰、法国、意大利、哥伦比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独立设计师原创作品展构成,集中展示设计师原创产品。新版块虽小,势力虽小,但绝不应该轻视。透过他们,似乎看到了中国内衣业未来的希望。
下一个时代,特别是80、90、00后成为主力消费群体后,绝对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追求个性,意味着要有更多的原创产品去满足这些需求。无论电子商务再怎么红火,总得要那么多原创产品设计、制作出来才行,所以,未来,原创才是王道。
内衣(文胸)是西方舶来品,中国内衣工业兴起于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基本上还处于比葫芦画瓢的阶段。要想从内衣制造大国向内衣品牌强国迈进,必须要加强原创设计,只有原创,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随着市场需要、行业需要的增强,更多的内衣原创设计师将会崛起,真正的设计师品牌也会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设计师和设计师品牌参展,也许会成为未来展会的新常态。